三大支柱:語言權威,寫作,保育

由Ken Ho 撰寫 (最新更新日期:二零一八年六月七日)

我哋語言項目嘅長遠目標:三大支柱

起我哋呢個語言項目(language project) 嘅網誌,你哋會睇到用唔同語言寫嘅文章。除咗中文(書面語同埋廣東話口語)(Standard Chinese and Cantonese) ,國際語言英文(English) 同埋荷蘭文(Dutch)之外,我哋啲文章仲會用唔同細小語言(minority langauges) 嚟寫。起呢一刻,我哋有利用嘅細小語言就有官方西弗里斯蘭語(Standard West Frisian)同埋泰爾斯海靈島東語(Aasters)。有關注我哋由二零一八年五月十九日開始嘅語言挑戰(language challenge)嘅朋友們,又會知道我哋將會學埋欣德洛彭語(Hindeloopers)同埋斯希蒙尼克奧赫語 (Schiermonnikoogs)(有關呢個語言挑戰嘅詳情請按這裡)。因此,起嚟緊嘅日子,我哋嘅網誌總會增添用上述兩個新嘅細小語言寫嘅文章添!

依家大家應該都會清楚我哋個短期目標係啲乜(例如話完成個語言挑戰)。不過,我哋嘅長遠目標依然未向大家分享。呢個Post就係當大家分享我哋嘅長遠目標係乜。

我哋嘅長遠目標可以拆分為三大支柱,分別為:-

  1. 成為起不同細小語言(minority languages)嘅語言權威(language authority);
  2. 透過利用瀕危絕種嘅細小語言寫作嚟散佈新嘅知識,鼓勵大家積極使用呢啲語言;同埋
  3. 保育並且推廣細小語言。

我哋嘅中心思想係令到唔同嘅細小語言唔再局限起佢哋狹窄嘅使用環境。著名英國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係佢本由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起二零零二年出版嘅「語言死亡(Language Death)」都有提及,語言瀕危死亡嘅其中一個特徵就係佢哋嘅使用範圍變得日益狹窄,以致最終無人使用佢哋,最終導致語言死亡。透過我哋語言項目,我哋希望可以增加呢啲細小語言使用嘅範圍。我哋亦都認為互聯網(Internet)係一個好好保存以及散佈資訊嘅媒介。因此,我哋將會大量寫作,盡可能提供更多利用嗰啲細小語言寫嘅文章,好讓大家起日常生活更容易接收到用呢啲語言寫嘅資訊(increased accessibility)。

項目支柱一:成為語言權威

咩係語言權威(language authority)?

根據著名英文字典Cambridge Dictionary,「權威(authority)」一詞有三個唔同嘅意思:-

(取材自Cambridge Dictionary,原文請按這裡

  1. the moral or legal right or ability to control:
  2. a group of people with official responsibility for a particular area of activity:
  3. an expert on a subject.

 

我哋所指想成為嘅「語言權威(language authority)」,其實指嘅就係第三種,亦即係「起語言上嘅專家(expert on languages)」。要澄清嘅係,我哋唔係「語言學嘅專家(expert on linguistics)」。我哋希望實實在在咁學習,保育並且推廣語言。我哋相信語言學係一種非常有用學習語言嘅工具(linguistics as a tool),但係我哋會將重點放起實實在在嘅語言上,尤其係細小語言(minority languages)。

收集及使用「authentic materials」

要成為細小語言嘅語言權威嘅重點就係多接觸呢啲語言。我記得當我起中學讀緊書嘅時候,英文老師都會鼓勵同學睇多啲英文書籍,尤其係一啲叫「authentic materials」嘅資源。呢啲資源嘅特性就係佢哋係由母語使用者起日常生活會用到嘅發音,詞彙,句子等等組成嘅。由於每個人嘅成長環境都會影響到佢嘅思想同埋表達方式,文化就慢慢咁從重覆呢種思想同埋表達方式形成。透過呢啲由母語使用者提供嘅「authentic materials」,我哋就可以更加清楚佢哋嘅文化係點,從而模仿(imitation)都佢哋嘅思想同埋表達方式。學習就係咁樣嚟嘅。

以上嘅理論大家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應該非常清楚。起實際操作方面,我哋語言項目亦都同大家起冇母語使用者在旁嘅環境中學習外語時一樣會遇到問題。問題就係,究竟我哋可以係邊度搵到呢哋「authentic materials」呢?

我哋語言項目暫時利用嘅「authentic materials」係書籍(books)。起將來,我哋亦都有意探訪唔同嘅講呢啲細小語言(minority languages)嘅母語使用者並且製作錄音帶(recordings),以便更加親身體驗呢啲語言包含嘅文化。

例子:Dyami Millarson學習Aasters同埋Schiermonnikoogs用到嘅書籍

我相信大家都好想知道我哋語言項目暫時用嘅「authentic materials」書籍究竟係乜。有關於我哋暫時用過嘅書籍,我哋網址都已經有提及。大家可以點按以下嘅超連結:-

(A)我語言老師Dyami Millarson起佢學習泰爾斯海靈島東語(Aasters)嘅一個月挑戰中用過嘅書籍(請按這裡);同埋

(B)佢現在進行緊(為期五十二日)學習斯希蒙尼克奧赫語言 (Schiermonnikoogs)嘅書籍(請按這裡)。

我自己用過嘅書籍會遲啲講。

應該點樣閱讀利用細小語言寫嘅書籍?

尋找稀有嘅「authentic materials」係一件事,但係懂得利用呢啲資源係另一回事。起Dyami Millarson整個起一個月學習泰爾斯海靈島東語(Aasters)嘅挑戰中,佢發現咗一個好好用嘅方法:就係強攻動詞(尤其係不規則動詞)。佢利用學習Aasters嘅方法可以話係由小至大,循序漸進。首先注意微小嘅細節,以後慢慢咁好似砌模型咁堆砌出整個外語嘅面貌,從而達到成功。

佢一開始由小至大嘅方法可以大概總括為:-

  1. 注意動詞嘅形態,尤其係不規則動詞(irregular verbs);同埋
  2. 製作詞彙比較表(Make lists of words),比較你已經認識而且同埋你新學嘅語言有關係嘅語言(亦即係起同一個語言家族嘅語言)。

起整個學習過程中,Dyami Millarson亦都有透露話要注意「phonology (音學)」同埋「etymology (字源)」。音學可以令到你知道呢個細小語言究竟佢發音嘅特色同其他相關嘅語言有乜唔同,而字源就提供一大堆可以比較嘅詞彙作為研究。

有興趣詳細指導 Dyami Millarson起一個月內學習泰爾斯海靈島東語(Aasters)使用閱讀資料嘅方法,可以按這裡

細小語言嘅核心:文化用詞

起閱讀「authentic materials」嘅時候,我哋好容易會發現一啲係果個語言先會用到嘅表達方式,以呢啲表達方式係非常之難可以翻譯到其它語言嘅。例如話荷蘭語(Dutch)嘅形容詞「gezellig」。「gezellig」係一個正面嘅形容詞,形容說話者對某啲群體活動(多於一個人)抱著正面嘅態度。基本上,咩嘢都可以係「gezellig」。只要你感覺良好,就可以講架啦。

當我二零一六年起荷蘭兩個月之內學習緊官方弗里斯蘭語言嘅時候(請按這裡),我都遇到個只有當地弗里斯蘭人(Frisians)會識得用嘅形容詞「noflik」。要識用呢個形容詞,我哋就要睇多啲佢用到嘅地方。當我同Friesch Dagblad做訪問時,訪問我嘅記者Geert Veldstra問我房內嘅溫度究竟舒唔舒適嘅時候,我就會答咗一句「It is my noflik(幾好呀!)」。識得利用只有果個語言會用到嘅概念就代表你已經某程度上掌握咗個語言同埋佢包含嘅文化。

再講起我係泰爾斯海靈島(Terschelling)同其中一個僅剩下嚟講泰爾斯海靈島東語(Aasters)嘅母語使用者見面嘅經驗(有關於我同Dyami Millarson探訪泰爾斯海靈島嘅報道,請按這裡)。當時佢講到佢當地生活嘅經驗時,用到一組詞語「op ‘e riid」,然後我見到佢笑得興高采烈。原來,經過我之後起香港自己利用書籍於六個月內學習泰爾斯海靈島東語(Aasters)後(有關呢個成就,弗里斯蘭省嘅電台Omrop Fryslân都有報道,請按這裡),發現原來「op ‘e riid 」指嘅係一個文化活動。佢哋係會一齊非常高興咁騎著馬車起整個泰爾斯海靈島(Terschelling)進行環島遊。當到達某個預先定下嘅目的地之後,佢哋就會跳舞,歌唱同埋大吃大喝。感受到「op ‘ riid」個種心情對學習泰爾斯海靈島東語(Aasters)係非常重要嘅。

項目支柱二:利用細小語言寫作,發放新資訊

點解利用細小語言寫作?

語言係一種溝通工具。當某人再用某種語言溝通嘅時候,果個語言就會死亡。係英文,有一個彥語我覺得係非常合適用起呢個情況嘅:「use it or lose it」。意思就係話,同一樣嘢唔用嘅時候,我哋就會失去佢。同樣地,亦都有人話利用大腦就好似鍛鍊肌肉咁,當我哋唔用嘅時候,我哋嘅知識就會失去。呢點同我哋大腦天然機制有關。我哋大腦會進行「突觸修飾(synaptic pruning)」,亦即係話我哋個腦儲存嘅資訊會隨著時間嘅流逝自然咁流失。呢個現象係自然嘅。呢個就係一個原因,點解如果我哋要拯救細小語言嘅時候,我哋就就要起我哋日常生活多啲利用佢。

如上述,由於互聯網可以令資訊流動性同埋可達性增加,因此我哋採取寫作嘅方法令大家有更多嘅途徑接觸到呢啲語言。再加上我哋選用嘅題材同現今生活會比較息息相關一啲,因此呢個寫作嘅過程亦都有幫助令細小語言迎接新嘅環境(to adapt languages to new environment),提高佢哋係現今社會生存嘅機會。

我哋嘅寫作方式會盡量依照每個細小語言嘅文化背景裡寫。我哋會利用母語使用者因為佢哋自身語言環境產生嘅世界觀(world view)嚟寫作。因此,我哋嘅寫作有種模擬母語使用者思考方式嘅元素,以達致作品有種從佢哋世界框框睇身邊事物嘅感覺。呢個係我哋嘅目標。

再者,當我哋嘅寫作作品成為可供參考嘅「authentic materials」嘅時候,接觸到呢啲細小語言所代表嘅文化嘅大眾又會增加不少。

項目支柱三:保育及推廣細小語言

增加細小語言使用範疇以及增加細小語言年輕人使用人數

呢個終極目標嘅重點係增加細小語言使用嘅地方同埋增加使用佢哋年輕人嘅數量。保育同埋推廣細小語言係單單靠我哋兩個人唔足夠嘅。我哋嘅語言項目嘅目的就係成為發現呢啲語言嘅先河,並且將呢啲語言帶到社會各界嘅面前,令對細小語言有興趣嘅人有多一個資訊嘅渠道。再加上我哋嘅文章普遍與時並進,對生活起現代都市嘅我哋來講會有多一份嘅關係,令閱讀起我哋嘅文章嘅時候更加容易明白細小語言獨有嘅發音,詞彙,應如等等。呢方面對現代化古舊嘅細小語言非常有益。

細小語言係古人知識嘅寶庫(minority languages as treasure trove)

我哋語言項目希望將以前同現今語言學家收集到返黎既資料(例如書籍,錄音等等)重新以另一個符合今日資訊流通快速嘅環境嘅方式示人。 細小語言係知識嘅寶庫,而呢啲知識都儲存器個啲細小嘅語言當中。我哋項目就係開放細小語言,並將我哋得到嘅被動知識(passive knowledge),透過寫作幻化成主動知識(active knowledge),令佢哋重新起我哋現代人嘅腦海佔一席位,不至於被遺忘於歷史嘅洪流當中。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